時間:2014-03-08來源:解放日報
最近,上海遭遇了21年來最長的一次咸潮入侵,約200萬人飲水受到影響。
這一情況也受到代表們的關注。6日的上海代表團小組審議中,姚海同代表建議,加快長江水資源保護立法進程,由國家層面牽頭建立高效統一的長江流域管理機構。
“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‘抓好飲用水源保護’,說明國家已經認識到問題的重要性。”姚海同代表說,報告中同樣提到 “依托黃金水道建設長江經濟帶”,又讓他產生如何在建設中防止水體污染的憂慮。
“長江對沿線居民而言是母親河、生命線,如今上海有70%的人口飲水通過長江取水,但目前長江水源安全形勢日益嚴峻,水資源保護迫在眉睫。”姚海同代表認為,目前長江水資源管理和調配缺乏科學規劃:長江上游梯級水庫群已建成,蓄截水量已占10%,且許多截水引水工程正在大量上馬,將導致長江上游供水量繼續減少,水質惡化,入海口海水倒灌,咸潮入侵。其次,水體污染十分嚴重,沿江工業園區多,化學品制造業、造紙業、黑色金屬冶煉等高污染企業密集,沿江種植業和養殖業等農業源污染突出,危險品的船舶運輸逐年增加,沿長江城鎮生活污水直排等因素都導致長江水環境不斷惡化。
對此姚海同代表有兩項建議:“加快長江水資源保護立法進程,建立《長江法》在國家層面牽頭,建立高效統一的長江流域管理機構,對沿江經濟帶的規劃進行統籌協調,建立高效權威的長江流域管理委員會,這也是國外成功經驗,將目前已有的長江委員會改造為執行機構,提高其權威性。”
陳振樓代表也認為,要充分重視水體污染處理的脫硝、脫氮、脫磷環節,“目前水質評價沒有將磷、氮等指標納入,一些被列為二類水質的水,可能存在磷、氮超標、富營養化問題,必須引起重視。這次上海的咸潮時間這么長,也與氮氧化物有關系。”
還有代表用調侃的語氣表示:“我們有西氣東輸、南水北調,今后不希望出現‘西水南調’,從江河水源地為中下游輸水。”